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古籍目录学版本学杂著
学者型编辑徐蜀深耕古籍研究的结晶集成
ISBN: 9787559875501

出版时间:2025-01-01

定  价:158.00

作  者:徐蜀 著

责  编:陈显英,陈利辉
所属板块: 古籍文献出版

图书分类: 文化事业

读者对象: 文化研究者

上架建议: 文化/文化事业
装帧: 精装

开本: 16

字数: 280 (千字)

页数: 336
图书简介

本书系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原总编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徐蜀先生三十八年编辑生涯的回顾与小结。书的内容有两个主题:一是工作期间经历过,作者自认比较重要的事情;二是作者策划、编辑或责编图书,撰写出版说明时,遇到问题及解决问题后所做的笔记。因大多与古籍目录学、版本学相关,故裒集整理,汇为一编。

本书收录十八篇文章,有论文式的长篇巨制,也有随笔式的短篇小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包括:对国家图书馆百年来古籍编目史的勾勒,对中国古典目录学及当代古籍编目的思考,以典型个案入手延伸开来的对古籍版本的考量,对当代重大古籍整理工程的回望与反思,以及书林忆旧、文献考证、史迹钩沉等。有些文章此前在报刊、网络等渠道发表过,本次出版亦做了不少修订。作为古籍整理专家,作者在古籍影印方面造诣尤为深厚,在系统梳理我国古籍影印史的过程中汲取经验,在传承我国传统印刷技术的过程中取其精华,此中三昧,也均在书中有所体现。

本书图文对照,配图一百六十五幅,不乏难得经眼的珍稀古籍,全彩印制,既便于读者更为直观地理解文章内容,又使这些珍稀古籍的风采能为更多读者所欣赏领略。

学术研究指导出版实践,出版实践促进学术研究。这贯穿了作者学者型编辑的职业生涯。精益求精为人作嫁的同时,在学术研究之路上笔耕不辍,从而凝结成了这本厚重的研究著作,对中国古典文献学、古籍编目、古籍整理出版、印刷史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均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徐蜀,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原总编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第四届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编辑奖。长期从事古籍、民国文献的整理出版,以及古籍影印史、印刷史的研究工作。策划并参与编辑过《二十四史订补》、《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中华再造善本》(试制本)、《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续宋本丛书》、《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海外中文古籍总目》、《民国线装图书总目》等二十多种大型影印项目与书目项目。

图书目录

目 录

国家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编纂史 / 1

《中国版刻图录》的成书过程及评价 / 74

司马迁对中国古典目录学的贡献 / 100

古籍目录及相关领域应该与时俱进 / 109

我对“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的反思 / 115

《中华再造善本》瑕疵小记 / 139

记与冀淑英先生交往的二三事 / 166

关于翁氏藏书的一段往事 / 174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始末记 / 176

《永乐大典》再造记 / 185

试论古籍校勘学目录学与版本学的关系 / 191

关于影刻本和影抄本的若干问题 / 200

华亭朱氏藏书藏印略考 / 210

宋刻《注东坡先生诗》版本考 / 239

清末古籍影印之一瞥 / 271

清末民国影印《康熙字典》略考 / 280

商务印书馆影印《百衲宋本资治通鉴》杂考 / 290

《百衲本二十四史·晋书》选用底本的经过 / 312

序言/前言/后记

本书是我38年编辑生涯的回顾与小结,原定书名《编辑手记》。后因出版社觉得书名重复率太高,改为《编辑岁月》。但出版社仍不满意,他们认为书中谈的大多是古籍目录学、版本学的事情,应该在书名中体现出来。斟酌再三,改成《古籍目录学版本学杂著》。然而,本人并非古籍目录学、版本学行家,只是个业余家而已。所述如有不妥,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的内容有两个主题:一是工作期间经历过的,自认比较重要的事情;二是策划、选编或责编图书,撰写出版说明时,遇到问题及解决问题后所做的笔记。同类的笔记积攒多了,便攒成一篇文章。此书的撰写及出版,得益于以下几点。

我主要从事古籍影印编辑工作,因此需要大量查阅古籍,身在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看书自然不成问题:1986年入职之初,便因《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的选目工作,进善本书库看书,前后将近一年,过眼、经手了国图几乎所有宋元本及大量明清善本。此后虽进库不易,但在善本阅览室看想看的书,毫无问题。至于国图普通古籍库,在1990年前后的三四年,我也是可以进库查阅的。

影印古籍不仅要多看书,还要进行筛选,这就离不开和古籍目录打交道,并学习版本鉴定知识。这方面我最深切的体会有三点:

一、当前的古籍书目问题不少。编目不认真看书、“从目录到目录”(不去核对原书),是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实践最重要,只有见多才能识广,如果不大量看书、进行比较,版本鉴定就是空谈。

三、以往的版本鉴定范围偏小;鉴定需求和难度最大的,并非存世稀少的宋元本,而是数量众多的明清善本。

要想做好古籍影印,掌握底本复制和图书印刷知识,非常重要。我有幸经历了制版相机翻拍,缩微摄影,黑白、彩色反转片拍摄及“电分”,平板扫描,高清扫描等,近40年来几乎一切底本复制方式。修图,历经了相纸、纸版描修、剪刀加糨糊粘贴,到计算器软件修图。制版采用过纸版、蛋白版、PS版、铜锌版、CTP版等。印刷除最常用的胶印外,还采用过珂罗版。以上种种,我大多上手操作过。我负责建立并分管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胶印、珂罗版车间,印制了《永乐大典》《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青铜器全形拓片精品集》等重点图书。印刷知识和实践经验,使我受益匪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汤文辉先生,北京公司总经理乔祥飞先生、副总经理陈显英女史,对本书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编辑陈利辉女史,对书中论述、引文和各项数据认真核实,对提高本书的质量贡献尤多!在此一并致谢!

徐蜀

2024年5月20日

编辑推荐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原总编辑、古籍文献领域学者型编辑徐蜀先生,在18篇工作手记中,凝结38年编辑生涯成果,既是一部个体生命成长史,亦是一部我国古籍事业发展史。165幅配图,全彩印制,亦是一本古籍珍善本图录。

精彩预览

说嘉业堂本中的“苏斋”印为伪印的根据:首先,此印的尺寸比焦尾本中的“苏斋”印大了近三分之一,字形也差异较大;而后者与天一阁藏《明史稿》、国家图书馆藏《啸堂集古录》中的“苏斋”印,尺寸、字形相同。并且,从已见翁方纲藏焦尾本《坡诗》,以及《明史稿》《啸堂集古录》看,翁氏所钤印章均不止“苏斋”一方,同时钤盖的至少还有“覃溪”或“苏斋墨缘”;钤印也不会仅在卷尾。其次,翁方纲对宋本《坡诗》珍爱有加,如果他收藏过书品更优的嘉业堂本,本人和其他人不会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更重要的是,嘉业堂本中的卷二十五至二十六正是焦尾本所缺之卷,翁方纲如果收藏了,为什么不予配补,其书反而不知所踪?(图18—23)——《古籍目录学版本学杂著》P256

线上商城
2024澳门2024免费原料网44 2024澳门2024免费原料网44 2024澳门2024免费原料网44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2024澳门2024免费原料网44   2024澳门2024免费原料网44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2024澳门2024免费原料网44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email protected]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